theclassicvision@gmail.com

CATEGORIES


富富小山岡

客家青年張博舜,夾在職業軍人與地方熱情的身分縫隙,決定投入故鄉的文化復興,從事地方創生,憑藉對客家文化的熱愛,在富岡老街推動客家文化,並與富富。小山岡總監傅佩芸、飛竹眼...

More

排灣nasi

「nasi」是排灣族語中解釋為呼吸、生命、氣息等涵義,排灣族雙管口笛和雙管鼻笛是以氣息來吹奏,所代表的是生命的延續,在現代化的洪流下,衝擊著這原音的流失,部落老人家感慨...

More

文翠回家

一年一度的白沙屯媽祖進香,近年來吸引越來越多人參加,成為全國性的文化盛事。我們在去年推出的白沙屯媽祖進香故事系列中,記錄了多位白沙屯在地和外地的信徒,從他們各自的生命故...

More

北港瘋神榜_歐吉桑A青春夢

高手在民間,幾位從小玩到大的北港歐吉桑,多是傳統工藝師,有做花燈的,做神像紙藝的,做木工的,做廟宇彩繪的。二、三十年前他們曾共同製作了「龍鳳閣」花車,但這個從民國初年為...

More

活動的博物館

本片訴說的是宜蘭本地歌仔劇團「壯三新涼樂團」的故事,作為一個業餘劇團,平時工作,下班後共同努力保存屬於宜蘭的語言及傳統藝術。看他們四處演出及到校園推廣,讓宜蘭本地歌仔傳...

More

光年之外

「玩光劍等於瞬間做一場夢,當它點亮時,很興奮,感覺自己像絕地武士,活在幻想冒險世界裡;當關掉時候,變回了一根普通管子,也代表回到真實的人生!」40歲馬可多,以打造能發光...

More

橋牌情緣

蘇皓沂(好奇),一個畢業於日文系的30多歲女性,自小愛看漫畫的她在高中橋藝社結識了橋牌以及她的老公郭立翔(狗),兩人從當選青年國手一起於亞太盃奪冠,就這麼一直牽手打牌至...

More

尋找那卡西

經濟起飛的年代,那卡西被譽為「台灣的爵士樂」。 有別供奉在廟堂像南北管般的傳統民樂,能夠有系統脈絡的傳承,那卡西屬大眾文化的一環,又與經濟社會環境氛圍密切相關,全盛...

More

我念的原住民專班

2003年起教育部鼓勵各大專校院設立「原住民專班」,但定位上不是一般科系,因此沒有一般科系至少有七名的專任師資,有些原專班甚至一位專任師資都沒有,資源的缺乏與不友善的制...

More

巡更人个畫圖筆

「巡更人」是古時候負責報時與守夜的人,演變至今就是大家所熟悉的「守望相助隊」;在地藝術家李建星,畫蓮花,也種蓮花,同時也是鄰里守巡守隊的一員,對於家鄉的一草一木如數家珍...

Mo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