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片資料
Video material
片長 | | | 25 分鐘 |
---|---|---|
年份 | | | 2022 |
顯示 | | | 彩色 |
語言 | | | 中文 / 國語 |
字幕 | | | 中文(繁體) |
影片格式 | | | HD |
影片類型 | | | 紀錄片 |
神話就是不斷反覆地論述這個動作,我們只要把一件事情不斷地說,它就會變成神話。
神鬼認證:塑像傳奇
蔣介石銅像偷眨眼、蔣介石銅像會換腳,不少校園都曾經流傳有關蔣介石銅像的故事。以往蔣介石銅像太普遍,這類故事很容易引起大家共鳴。有專門研究都市傳說的作者發現,無論是哪一個版本,蔣介石銅像的鬼故事一點都不恐怖,到底是什麼壓抑了我們想像的可能性?
蔣介石1975年去世,當年內政部就公佈了一個塑建蔣介石銅像的注意事項,其中有關神貌這一部分規定得非常仔細:「應充分顯示蔣公慈祥雍容之神貌,並含蘊大仁、大智、大勇、堅毅,樂觀之革命精神,與至誠、博愛、愉快、生動之神情。」銅像由此規定了我們對領導人的記憶。
在爭論拆除或保留銅像之前,讓我們先來探討一下,銅像的意義是什麼?神話又是如何被製造出來的?
片長 | | | 25 分鐘 |
---|---|---|
年份 | | | 2022 |
顯示 | | | 彩色 |
語言 | | | 中文 / 國語 |
字幕 | | | 中文(繁體) |
影片格式 | | | HD |
影片類型 | | | 紀錄片 |
香港出生長大,2013年起移居台灣,資深紀錄片導演及電視紀實節目製作人,逾二十年影視製作經歷。作品題材面向多元,關注藝術、文化、民生、都市發展及社會變遷等議題,導演手法靈活多變,具國際視野,同時不失在地人文關懷。
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,主修社會學,後赴英國攻讀研究院,取得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文學碩士。大學畢業後,受聘於香港的公共廣播機構「香港電台」,於電視部公共事務組擔任時事及紀實節目編導。1998年離職後,成為紀錄片製作人及剪接師。2010年加入香港「壹傳媒」子公司「人間製作」,導演及監製電視紀錄片系列《飲食男女》,節目在台灣、香港,馬來西亞及中國大陸等地播放,獲眾多國際獎項肯定。
鏡電視股份有限公司於2020年成立,深知媒體不僅只是營利事業,更背負重大之社會責任,承受社會的要求與期待。新聞媒體不僅為滿足收視聽眾知的渴望,同時促進資訊充分流通,並因此達成公共監督,提升對話功能及強化制衡政府施政、維持多元社會正常發展,是現代民主國家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。 鏡電視新聞台深知新聞之獨立、專業、自主的重要性,應讓新聞媒體回歸新聞媒體之本質,避免新聞媒體不當干預輿論,或淪為私人工具等。也只有新聞媒體能堅持獨立、專業、自主,才能善盡身為媒體公器的社會責任,進而延伸至節目製播尊重多元文化與維護人性尊嚴。 因此,鏡電視新聞台確定經營理念包括:企業永續經營更重於獲利、新聞不帶私益或個人目的、嚴格的自律與製播準則、重視人才培育與專業、重視社會對話與收視聽眾申訴、重視法遵並落實營運計畫,以善盡媒體之社會責任。 除了以上經營理念外,鏡電視新聞台的節目製播內容,也將發揚頻道內容六大特色:多元、專業、深度、國際、藝文、弱勢,我們希望能夠製播多元的節目內容,兼顧自律內控品質,同時也有弱勢關懷議題,落實尊重多元文化、維護人性尊嚴。除了各節新聞製播,鏡電視新聞台並規劃各類議題節目,包括:國際、